行业资讯/行业动态

热电联产的“破”与“展”

发布时间:2016-04-11  点击:8

    中国热电联产行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但在中心城市得到大力发展,在一些边疆城市也得到了积极发展,可也存在一些亟需突破的发展问题。

    热电联产是指发电厂既生产电能,又利用汽轮发电机做过功的蒸汽对用户供热的生产方式,即同时生产电、热能的工艺过程,较之分别生产电、热能方式节约燃料。在能源形势严峻、环境质量亟需改善的今天,热电联产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之效被凸显,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十一五”与“十二五”节能规划中均将热电联产列为重点工程。自2006年以来我国装机容量有4 年同比增速达到20% 左右,2 年在15% 左右,成绩突出,但在实际的发展中,我国热电联产行业存在的问题也同样突出。在“2015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热电节能环保技术分论坛”上嘉宾们热电联产行业急需突破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发展迅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但在中心城市得到大力发展,在一些边疆城市也得到了积极发展。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现有统调热电厂的省市已有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黑龙江、辽宁、内蒙、西藏、新疆等31个省市;非统调热电厂有广西、海南、贵州等省。

    “但中国热电联产的发展却不平衡,有的省发展得很快,有的省发展得很慢。”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原能源部节能司小热电办公室主任王振铭表示,统调热电厂中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和吉林等省市是全国热电机组装机比重较大的地区,热电机组在节约能源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属于非统调热电厂的几个省,应尽快提高发展热电联产在节能降耗中的作用认识,以便更有效地节约能源。

    中国气候具有显著的季风特色,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采暖时间长,热负荷大,热电联产集中供暖方式就显的尤为重要。“目前,北方地区普遍使用的集中供暖方式主要有城市热网供暖、区域供暖等。以北京为例,城市热网由6个热电站搭配3 个调峰锅炉房共同构成。这种利用电厂发电后的余热进行冬季供暖的方式被称为热电联产集中供暖。”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说。

    而在热电联产集中供暖方面,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热电机组比重均较大,是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但同为寒冷地区的西北地区,热电机组却并不发达。如陕西省2009年热电仅占火电装机的5%,2011年上升为11.17%,2012年未增加。

    那么,西北地区该如何解决人民生活采暖、用热需要、热电机组欠缺等问题呢?王振铭说:“西北地区用热仍沿用小锅炉的采暖方式,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领导部门应狠抓小锅炉改造,加快热电联产的发展,力争早日与东北三省并肩。”

    完善配套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

    2015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整治大气环境、下放背压机组核准权限等一系列利好热电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业内人士认为热电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良机,甚至已有不少民营资本正考虑进军热电站建设,以抢抓黄金时间。但结合热电投资和运营的实际经验,现在谈迎新一轮发展机遇还为时尚早,热电联产大发展尚有政策障碍。

    王振铭表示,中国历届政府,在能源政策性文件中,均提出“鼓励、支持、发展热电联产”。但是如何支持热电联产的发展,在金融、税收、环保等方面却未出台优惠政策,甚至有些地方环保局还将热电厂视为污染大户,严加监视,稍有违规就罚款;有些金融部门还出台文件,将小热电与小火电混为一谈,规定容量12.5万千瓦以下的热电厂不予贷款,限期追交贷款等。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及地方政府去年也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支持热电企业超低排放的要求和规定,但这些政策都未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及性价比是否合适等问题。只是习惯于在面临问题的时候就事论事,倾向于寻找单一的决定性因素,以便所谓的实现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山东省热电设计院院长刘博表示,国家在治理环境支持热电企业实现超低排放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全局观念、系统思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好比医生,既要“治病”,更要“治人”,而后者才是最终目的。

    虽然国家连续打出政策组合拳,在天然气利用政策中,规定已实现冷、热、电联产的燃气热电厂为优先鼓励类企业,被普遍认为是热电行业相关政策的一大完善,但是在政策方面,扶持力度较低,热电行业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相关配套政策仍需完善。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岳建华也表示,如果国家政策上有扶持,集中供热方面电厂也非常乐意去做,因为电厂有很多水塔。国华电力目前可以对10公里之内的小区进行集中供暖,对远距离的供暖投资就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及热力公司的配合才行。

    “现在回想起来,国家对热电联产的政策支持,只剩下在电力调度方面,优先调度‘以热定电’运行的热电厂发电量优先上网,而非采暖期则按一般火电厂凝汽运行机组对待。”王振铭说,中国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优惠举措,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以促进热电联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面提升早日实现热电强国

    据了解,2012年中国6000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装机容量已达22885 万千瓦,2013年底增加2297万千瓦达到了25182 万千瓦,2014年增长11.25%. “从热电发展历史来看,中国的热电联产装机容量已经超越了美国、俄罗斯,已居世界首位,可以说中国已成世界热电大国。”王振铭说。

    从中电联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2006年至2013年,中国热电联产供热机组容量迅速增加,从8311万千瓦增加到25182 万千瓦,增加了近两倍;但供热量的增加并不理想,2006年年供热量为227565万吉焦,2013年年供热量为324128万吉焦,增加不到1 倍。“这说明很多供热机组供热能力未能充分发挥。”王振铭称,这些年中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发展很快,但小锅炉的数量发展更快。中国工业锅炉的保有量已从1983年的25万台、53万蒸吨发展到2012年的62万台,每天要烧掉7亿吨燃煤。

    其实,小锅炉的快速发展与中国电力行业“上大压小”的政策有关。从中国历年集中供热情况看,蒸汽的供热能力和供热总量2006年至2010年反而比2005年有所减少,而此时热水的供热能力与供热总量却增加9.96% ~59.47%(供热能力)、20.25%~67.48%(供热总量)。

    王振铭分析,这是因为电力系统在“上大压小”过程中关停了一批中小热电厂,上了大机组,而由于热网不配套等原因,大机组的热供不出来,致使供热能力和供热总量减少。另外,许多地方没有上大型热电机组的条件,上中小热电机组很难得到批准,只好上锅炉房,满足城市居民的采暖需求。因此,中国现在只可以称得上是“热电大国”,还不能说是“热电强国”。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2014年底中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为611246万平米,加上17个省市有县集中供热114200万平米,20个省市有建制镇集中供热30840万平米,20个省市有乡集中供热1889万平米,8 个省市有乡和特殊区域集中供热5134万平米,合计共有集中供热76.33 亿平米。另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北方需采暖的建筑总量约为400 亿平米。综合这些数据来看,中国采暖需求量巨大,发展集中供热空间广阔。但在这广阔的发展空间之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该如何发展呢?王振铭说:“中国要想从热电大国走向热电强国,就必须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实行集中供热、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全面提升,降低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量完善服务功能,把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作为国家能源政策中优先鼓励和支持的产业,并加大支持力度,才能使其快步发展。”


更多关于 锅炉,工业锅炉 的信息

四川天明电厂百万千瓦机组工程2号锅炉炉顶吊投用

        1月12日,公司承建的四川天明电厂2×100万千瓦新建工程2号锅炉炉顶吊完成安装调试,投入使用。   该炉顶吊为型号STC600A塔式起重机,主臂长40米,最大起吊负荷25吨,布置在炉顶......

2021-01-15       101

山西长治漳泽发电厂2×1000MW“上大压小”改扩建工程#1机组锅炉点火成功

      1月11日,公司承建的山西长治漳泽发电厂2×1000MW“上大压小”改扩建工程#1机组锅炉点火成功。  为确保点火工作的顺利进行,项目部提前部署,积极统筹各种资源,制定严密的组织措施和方案,严......

2021-01-12       118

锅炉选型及运行方案分析

   一、选型依据,本着“配置合理、满足需要、安全节约、操作简便”和满足用户要求的原则。 1.贵方提供的用热负荷: ①、采暖面积:22000㎡ ; ②、洗浴人数400人/每天; ③、饮水600人/每人......

2021-01-12       113

邯郸市永年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锅炉低温烘炉点火一次成功

        11月17日10时18分,公司承建的邯郸市永年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锅炉低温烘炉点火一次成功。   此次烘炉主要部位包括余热锅炉二三烟道、余热炉炉膛本体及灰斗、焚烧炉炉膛本体及灰斗等......

2020-12-22       145

蒲白热电公司:4#锅炉吹管工作圆满完成

   2020年11月20日13时30分,随着4#锅炉主给水蒸汽的升压,过热器及汽包安全阀的依次启跳,热电公司技术人员、监理、总包方、锅炉厂家及白水县锅检所人员等齐聚机炉集......

2020-11-27       138

权威人物推荐

专题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渠道合作 | 建议投诉

Copyright 2015 © 河北云酷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15017037号-2